加强科技协同创新 助力秦岭生态保护 ——第三届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
发表时间:2022-11-18 18:08    

会议现场

  11月17日,由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大秦岭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年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以“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助力秦岭生态保护”为主题,从秦岭生态空间政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富民与乡村振兴、生态产品挖掘与研发、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六个方面展开专题研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金丝猴研究团队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魏安智、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李鹏出席会议并作学术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

  彭建兵作了题为《秦岭生态保护基础研究思考》的报告,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修复背景下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界定了生态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厘清了生态地质环境系统问题和生态地质子系统及生态系统的关系;围绕秦岭生态地质安全、生态屏障安全、生态水域安全、生态经济安全,提出了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的应对方略。

陕西省林业局局长、经济学教授党双忍

  党双忍作了题为《生态产品增长路径研究》的报告,他指出,早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单向地赠予人类。进入新时代,要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林草部门要向自然投资,向自然让利,站在自然的一方,保护自然,修复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互赠互惠。例述了生态产品的经济特性,阐述了生态产品的增长极限,提出了休养生息、人工促进修复、分区管制、建立生态产品生产经营制度、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五条路径,对探索研究生态产品增长路径,推动社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魏安智

  魏安智作了题为《秦巴山区花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报告,介绍了秦巴山区花椒产地、产量、加工利用、市场需求、市场价格走向、发展机遇等产业现状。提出了采用选用良种、做好水肥管理、推广繁育、花椒修剪和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他表示,在花椒遗传学、无融合生殖、麻味物质、香味物质、果实色泽等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赋予了花椒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李鹏

  李鹏作了题为《秦岭水安全保护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思考》的报告,提出秦岭生态资源储量巨大,但生态价值转化与利用不足。需要探索秦岭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利用路径,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化、资本化,促进秦岭生态价值转化,反哺秦岭生态保护,解决秦岭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保障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水功能性和生态功能性保持长久效益,实现秦岭水-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李保国金丝猴研究团队专家作了题为《从金丝猴的社会看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报告,讲述了金丝猴在中国分布变迁、生存对策、社会系统、社会进化繁殖策略和行为策略等。揭秘了鲜为人知的秦岭金丝猴的生存之道,并揭示社会进化的动力。对照人类社会独特的结构,同为灵长类的秦岭金丝猴,有着独特的重层社会系统。他指出,“猴子的进化是猴子的文明,人类的进化是人类的文明”。

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昝林森

  第三届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由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昝林森主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保华分别致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

  李世东在致辞中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维护我国南北分界线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中央水塔”、筑牢我国地理中央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本次会议,不仅是秦岭生态保护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和具体实践,必将促进大秦岭区域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秦岭生态保护国家战略提供智能保障。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保华

  刘保华代表陕西省林业局和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对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这次大会研讨交流秦岭生态保护方略和经验,为共同推进新时代秦岭生态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次重要会议,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他强调,守护好秦岭生态是林业人的“一号使命”,通过学术研讨,汇聚众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永葆宁静和谐美丽。

  在下午召开的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年会上,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昝林森在致辞中指出,巍巍秦岭是“国家中央公园”,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林业科技工作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度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擦亮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保护好秦岭“中央水塔”。奉绿水青山之命,举生态空间之治,突破关键技术,共谋秦岭生态向好之良策。他表示,通过各位专家把脉支招,定能做好秦岭保护修复工作,守护秦岭人间仙境。

  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赵国平、陕西理工大学教授代惠萍、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刘学录、西北大学副教授赵发珠、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呼海涛、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吴普侠、谢治国、张智锋、梁超琼作大会报告。

  赵国平作了《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021-2022年度工作报告》,代惠萍分享了《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的重要措施及快速检测机理研究》,刘学录作了《西秦岭的生境质量评价》报告,赵发珠作了《秦岭森林土壤碳库分解过程及微生物机理》报告,呼海涛分享了《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秦岭生态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吴普侠分享了《陕西生态富民模式构建与优化》,谢治国分享了《关山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张智锋分享《朱鹮异地保护二十年》成功经验,梁超琼分享了《陕西秦岭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案例,充分交流秦岭生态保护的新理论、新研究、新技术、新路径、新材料,鼎力合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参加线上+线下会议。陕西省林业局办公室、秦岭办、法科处、湿地处、生态处,省科管中心、省林业信息宣传中心、省楼观台实验林场、省林业质检中心、省林业规划院、秦岭国家植物园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同时,会议进行网络直播。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中国网、凤凰网等媒体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秦岭保护,生态当先。秦岭地跨青海、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等六省一市,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秦岭保护工作,省林业局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第一使命”,先后出台《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等系列行动措施,为全面推进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工作迈出坚实的步伐。去年4月,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凝聚了大秦岭范围内六省一市的林科院、涉林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优势科技力量和集体智慧,在秦岭困难立地治理、生态保护监测、生态富民服务、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秦岭四宝遗传密码解析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共同推进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陕西省林业局将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新生态格局,努力成为秦岭的守护者、秦岭的探索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来源:陕西省林业局)